站内搜索:
 
最新动态
·慈孝新闻·
·公告·
    慈孝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慈孝新闻         
父亲节感想:父慈子孝 君敬臣忠
     

来源:http://chinakongzi.org/xwzx/201706/t20170617_137344.htm

 

父亲节感想:父慈子孝 君敬臣忠

来源:中国孔子网      作者:钱凤仪

 

  从理论上来阐明父子之道,在现今来说是一件十分重要而又难以让人信服的事情。但是,在中国哲学之本《易经》的体系之内,是能发现父子之间的根本关联的。《遁》卦是父亲照顾儿子,转化为《大壮》卦则是孩子能够健康、茁壮成长。父慈子孝,以爱构建的家族纽带,能使家丁兴旺,家族兴旺,家道兴旺,家业绵延。

  一、《论语》中关于孝道的经典教诲:

  暂且不说《孝经》,我们在儒家首部经典《论语》中,发现孝道始终是孔子和学生的核心议题。《论语》首句谈的是教育。第二句讲的就是: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在此之后,与孝道有关的章句还有:

  1·7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人不用学习,也能感知冷热。言而有信,不学习,也应该知道不守信用的坏处和守信用的益处。孝敬父母,兢兢业业,慢慢就能开悟、觉悟、顿悟,领会德行,强于学到知识。

  1·11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泰》初之上成《蛊》,《蛊》终变为《随》,《泰》《乾》为父,《蛊》《艮》为子,《泰》《坤》为事,以子继父之事为孝道。

  2·5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人出生入死,有生就有死。《履》《乾》为生,父辈活着时不与其争执,《谦》《坤》为死,过世的父辈也是父辈,所以要对过世的父辈虚心诚心安葬,祭祀。

  2·6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

  2·8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孝敬父母,不要作为一种功课,不要摆出领导姿态,也就是不能以眼大志刚“武人为大君”的形象来践行孝道。

  4·18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父母即使有过错,也要慢慢匡正,父母暂时不改正,自己就反身修德,践行孝道需要有舜感化瞽叟的耐心、耐力。

  4·19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4·20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4·21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9·16 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11·5 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说苑·佚文考》(西汉人刘向):“闵子骞兄弟二人,母死,其父更娶,复有二子。子骞为其父御车失,父持其手,其衣单。父则归呼其后母儿,持其手,衣甚厚温。即谓其妇曰:‘吾所以娶汝,乃为吾子,今汝欺我。去!即无留!’子骞前曰:‘母在一子单,母去四子寒。’其父默然。故曰:‘孝哉闵子骞,一言其母还,再言三子温’。”

  12·11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二、《道德经》关于孝道的经典教诲:

  老子曰:“曲则全,枉则直。”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攘羊,就是盗窃羊。盗羊的卦象是《困》卦。《困》卦下坎上兑,《坎》为盗,《兑》为羊。《困》与《贲》旁通,《贲》代表有文化,《困》代表困境。《困》卦为困境中盗窃羊之象。而《坎》为隐伏,《乾》为老父,《坎》为中子。因此,父在外为子隐,为《师》卦之象;子在外为父隐,为亲《比》之象。父不为子隐,成《讼》,父子不相互隐瞒则起争斗,进而导致相互伤害。父、子相隐而同心合力成《师》,《师》卦与《同人》卦旁通,《同人》卦为同心同德向善之象。因此,只有父亲能保护好儿子,父子之间才能互助而共度难关。人不在困境,没有必要生盗窃之心,行盗窃之举。父子同处在困境当中,应该携手互助,共度难关。只要不是处在困境,没有人愿意偷羊。君不爱民,父也能爱子。民不聊生,民众何止偷羊。只有父爱其子,子孝其父,民才能爱护君主或自己的国家。即使在困境,父子也必须相互关爱,同心同德。

  老子曰:“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阐述的是《易经》中的《随》卦之象。《随》卦卦辞曰:“元亨利贞。无咎。”虞翻曰:“否上之初,刚来下柔,初上得正,故‘元、享、利、贞,无咎’。”《随》卦下震上兑,四不得位,卦象变正为《屯》,初刚《坤》中,如植物之根在土中,故而难拔。子继父志,家根难拔。臣守君道,其国难破《随》与《蛊》旁通。《序卦传》曰:“以喜随人者必有事,故受之以蛊。蛊者,事也。”《蛊》卦卦辞曰:“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蛊》卦《象》曰:“山下有风,蛊。君子以振民育德。”马振彪曰:“蛊象之成,实由于人民不振,民德不明,欲新其民而振作之,当先重德育,使人皆各明其德,乃可新民。以此知康诰言作新民,即治其国民之蛊。放勋言,劳来匡直辅翼之,使自得之,即育德之事;又从而振得之,即振民之事。”何妥曰:“山者高而静,风者宣而疾,有似君处上而安静,臣在下而行令也。”虞翻曰:“君子,谓泰乾也。坤为民。初上抚坤,故‘振民’。乾称德,体大

  畜,须养,故以‘育德’也。”国君的后代牢记先人之教,能做到振民育德,国威就能重振。家族的后代,能不忘家德,家道就能再兴。如此而来,国家的庙宇祭祀之礼就能祭祀不辍,家族的祠堂祭祀的子孙就能不辍。

  老子本义也是说,以孝道“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借助孝道之德“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 老子接着补充道:“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孝满天下,天下安康!

  老子的名言“上善若水”,也关乎孝道。人出生后的吃喝问题离不开父辈。不孝于祖辈、父辈,则如水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不孝敬父辈为“背天”,不敬重母辈为“忘本”。背天忘本,大不吉祥。

  三、《隋书·文帝纪》对孝道的阐述:

  《隋书·文帝纪》:“君子立身,虽云百行,唯诚与孝,最为其首。”孝道来源于《易经》的《蛊》卦。其《彖》曰:“蛊。刚上而柔下。巽而止,蛊。蛊‘元亨’而天下治也。‘利涉大川’,往有事也。‘先甲三日,后甲三日’,终则有始,天行也。”其《象》曰:“山下有风,蛊。君子以振民育德。”中国历史上的禹,为了匡正父亲鲧的过失,“三过家门不敢入”。孝弟之道,是人类社会的渐进之道,是补救带有破坏性质的变革之道。犯上作乱者,不能守成。大逆不道者,必然不能尽孝道。孝道的社会效应,其一是《蛊》卦之匡正,唯独儿子能匡正父亲;其二为《随》卦之顺随,贤者能子继父志,顺随父亲之愿望;其三为《渐》卦与《归妹》卦之象,祖宗不失去祭祀,先人不受侮辱,家业有人继承;其四为《丰》卦之象,是国家不失去繁荣、强大的根本。理论上,《蛊》卦和《随》卦没有《离》爻之兵戈、《坤》爻之混乱。因此说以孝为本,没有犯上作乱的理论上的缘由。

  按照《序卦传》,以《随》卦和《蛊》卦之象确立孝顺之道,则有依次《临》《观》《噬嗑》《贲》《剥》《复》之象。也就是说,社会确立了孝顺之道:则能以《临》卦之象保护民众,关心民众疾苦;以《观》卦之象考察民情,教育民众;以《噬嗑》卦之象制定法律以求兴利除弊;以《贲》卦之象,不乱用刑法,使得民众知道廉耻,文明守法;以《剥》卦之象教育民众使其没有贪得无厌之心;以《复》卦之象,使得民众不违背自然规律,不远离仁义道德。如果不确立孝道,则人如原始人一样,同野兽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不孝悌者,因为背离天道,不能长久,故而确立孝道,以有利于社会繁衍生息。

  《否》上之初,下震上兑,腹乐口悦成《随》卦。《随》卦的对立面或本原为《蛊》卦。对生物而言,吃东西获取营养是头等大事,故而定义《蛊》卦为万事之本。《蛊》卦下巽上艮,《巽》为教令,《艮》为子。从下卦的长辈角度而言,就是不厌其烦地教育子孙后代。从上卦的子孙角度以及《临》卦而言,就是在听命长辈中成长。故《蛊》卦九二“干母之蛊”,当以《巽》卦之和巽,和颜悦色、反反复复进行劝导。《蛊》卦六五“干父之蛊”,子孙继承先辈之德行,为《蛊》卦变为《家人》卦的互助之象,家道因此而能得到光大。

  由《蛊》卦而来的孝道指出,子孙应该在学习、借鉴、匡正前辈中成长,前辈也应该以教育好子女来延续自己的生命里程。而《蛊》卦之后的《临》卦,为在修身中成长,在借鉴中成长。因此孝道,不仅仅是养老、送终,还是告诉人,年长的要教育好后辈,后辈应该虚心向前辈学习,借鉴前辈的经验和教训,同时要做到能够匡正前辈的过失。

  四、结论:

  俗语云“百善孝为先”。理论上,《临》为刚长,《临》刚长至《泰》,安《泰》为善之来而不善之远去,变至《大壮》为百善之象。《乾》数为十,《乾》为善,《大壮》互《乾》,为百善可观之象。《蛊》在《临》前,所以理论上的确能够演绎出来这样的不俗的俗语。而对应的百恶之首,是《临》卦对应的旁通卦《遁》,按照《序卦传》,《遁》之前是《恒》,《恒》久为无《益》之事,且痴迷不悟,是恶行之首。恒久不行孝道,是断绝自己的后路。

  总而言之,孝敬自己的父辈,是为自己的子孙修建绵长的康庄之路;慈爱自己的子孙,是使得他们能在关照中成长,是每个人永远不能完成得最好但时时都在完成的生命终极目的。孝道是人在社会活动中,祖祖辈辈得以生生不息的纽带,是父与子之间均不可以远离的道德之道。(文/东方国学社 钱凤仪)

 

 



  上一篇: 报慈母十恩德十首
  下一篇: 化解和对治瞋心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