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与放生
当今社会,素食文化席卷全球,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素食者的队伍。世界各国对素食的认知基本达到共识,即不食用由动物身体所制成的食物,包括动物油、动物胶。各国不同文化下的素食主义也有所不同,有些素食主义者食用蜂蜜、奶类和蛋类;有一些人仅食用水果、果汁或其他植物果实。严格素食者不仅不食动物产品,也不使用来自于动物的产品,也不从事与杀生有关的职业。
本文拟从素食的含义、素食在佛教中的发展、放生的内涵和外延、素食与放生之间的关联、素食与放生的共同旨归等五个方面,对素食与放生进行深入探讨,以期能对追求健康生活的民众有所触动或引导,希望每个家庭都能逐步过渡到以素食为主的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健康饮食意识,远离杀业,减少疾病,并为建设一个和谐安宁的生活环境共同努力。
一、素食的含义
“衣食住行”勾勒出人类的基本生存模型。其中,饮食关乎生命的延续,更是其中的基础。《汉书·郦陆硃刘叔孙传》中说“民以食为天”,说明饮食在中国人心中至高的地位。千百年来,一直受人类关注的温饱问题不出“饮食”的范围,而不同地区、不同场合的美食则构成人们传达感情的媒介。客观来说,一个国家的饮食文化受经济、政治、科技、宗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同时,一个国家的饮食文化也反映出社会文明的发展水平。中国是饮食大国,中餐享誉世界,素食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自古即对素食的诸多方面有深入的研究,并且形成了一定的体系。在我国古代,“素食”二字在不同时期和环境下代表着不同的含义。先秦时期《诗经》就有对素食的记载,“彼君子兮,不素食兮”(《魏风·伐檀》)。君子从来不会白吃闲饭,这里“素食”指不劳而食。《墨子·辞过》载:“古之民未知为饮食时,素食而分处。”上古人民不知道怎样制作食物时,“素食”意为“食草木”(孙诒让《墨子问诂》)。《管子·禁藏》载:“果蓏素食当十石。”此处“素食”指“果蓏不以火化而食”(刘绩《管子补注》)。《汉书·霍光金日磾传》载:“服斩缞,亡悲哀之心,废礼谊,居道上不素食。”昌邑王身穿丧服后,不但没有悲哀的意思,而且还不顾礼义,在路上不吃素食。这里“素食”指菜食无肉。《水浒传》第四回:“长老叫备素食,请赵员外等方丈会斋。”这里的“素食”特指僧人的斋食。以上种种引述为“素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诸种含义。
二、素食在汉传佛教的特殊发展
在人们心目中,“素食”这个概念往往和汉传佛教紧密相关,二者之间存在着深厚的渊源。佛教在印度创立之初,僧侣奉行托钵乞食,而后随着佛教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与各个地域的风俗人情相结合,形成了不同的饮食习惯。素食饮食制度正是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融合的典型表现。
佛法传入汉地之初,僧众的饮食规范并不统一,这是因为大乘经典与小乘律对出家人的规范有所不同。小乘律开许出家僧人食“三种净肉”,即不见、不闻、不疑。如《五分律》记载:“佛以是事集比丘僧,告诸比丘:‘有三种肉不得食:若见、若闻、若疑。见者,自见为己杀;闻者,从可信人闻为己杀;疑者,疑为己杀。若不见、不闻、不疑,是为净肉,听随意食。’”大乘经典则明示出家僧人禁断一切肉食。如《大般涅槃经》云:“尔时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食肉之人不应施肉。何以故?我见不食肉者有大功德。’佛赞迦叶:‘善哉,善哉!汝今乃能善知我意,护法菩萨应当如是。善男子!从今日始,不听声闻弟子食肉,若受檀越信施之时,应观是食如子肉想。’迦叶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云何如来不听食肉?’‘善男子!夫食肉者,断大慈种。’迦叶又言:‘如来何故?先听比丘食三种净肉?’‘迦叶!是三种净肉随事渐制。’迦叶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何因缘故,十种不净乃至九种清净而复不听?’佛告迦叶:‘亦是因事渐次而制,当知即是现断肉义。’”
大乘经典记载佛陀制诸弟子明断十种肉,至于小乘律所讲的准食三净肉乃至九净肉是由肉转素的一种渐进的方式,也是针对在地多沙石、草菜不生的地区,为维系生命而开许的方便。佛陀的本意是“现断肉义”,即断绝一切肉食。
随着大乘经典在汉地的广泛流传,从开许佛弟子食三净肉慢慢向禁断肉食过渡。以梁武帝秉承大乘佛教的宗旨,颁布《断酒肉文》,开始呼吁佛教徒谨遵大乘经典教诲而行素食为转折,素食逐步得到认同而最终成为汉传佛教的定制。
然而,佛教之素食和中国传统意义上的素食又不一样。佛教的素食不仅不食肉,还包括同样属于蔬菜一类的“五荤”(即大蒜、茖葱、慈葱、兰葱、兴渠等“五辛”)。如《首楞严经》云:“阿难!一切众生,食甘故生,食毒故死。是诸众生求三摩提,当断世间五种辛菜,是五种辛,熟食发淫,生啖增恚,如是世界食辛之人,纵能宣说十二部经,十方天仙嫌其臭秽,咸皆远离。诸饿鬼等因彼食次,舐其唇吻,常与鬼住,福德日销,长无利益。是食辛人修三摩地,菩萨、天仙、十方善神不来守护,大力魔王得其方便,现作佛身,来为说法,非毁禁戒,赞淫怒痴,命终自为魔王眷属,受魔福尽,堕无间狱。阿难!修菩提者,永断五辛,是则名为第一增进修行渐次。”
三、放生的内涵和外延
放生是一种源远流长的动物保护活动,只因各个时代文化背景、人类认识观念的差异,使放生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内涵特征与外在趋向。
远古社会时,人们认为世间万物皆有灵魂。爱生、护生、放生自然成了对万物有灵的一种敬畏形式。如《六韬·虎韬》中炎帝的“神农之禁”指出“春夏之所生,不伤不害”。云梦秦简《田律》规定:春天二月,不准到山林中砍伐木材,不准堵塞水道。不到夏季,不准烧草作为肥料,不准采摘刚发芽的植物,或捉取幼兽、鸟卵和幼鸟,不准毒杀鱼鳖,不准设置捕捉鸟兽的陷阱和网罟,到七月解除禁令。这意味着,我国古代就有了对生物进行保护的立法。
迨及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礼崩乐坏”局面,战乱频仍,天灾人祸冲击,儒家学说应时大倡教化。“舜之为君也,其政好生而恶杀,其任授贤而替不肖。德若天地而静虚,化若四时而变物,是以四海承风,畅于异类:凤翔麟至,鸟兽驯德,无他也,好生故也。”(《孔子家语·好生》)“钓而不网,弋不射宿”等好生、爱物的“仁爱”观念成为儒学的核心。《孟子·梁惠王上》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由此可见,孔孟学说是在重重危机中建立对生命重视与尊重的思想理念。
对于放生,道家也有相关的论述。《秋水》里“以道观之,物无贵贱”表达出庄子“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齐万物、等生死,万物之生得到足够尊重,同时肯定生死的辨证因循规律。《列子·说符》载:“‘正旦放生,示有恩也。’客曰:‘民知君之欲放之,竞而捕之,死者众矣。君如欲生之,不若禁民勿捕,捕而放之,恩过不相补矣。’简子曰:‘善!’。”可见,早在春秋战国时代,中国汉地即有在特殊日子放生的说法。
放生不仅是个人行为,更是历代相传的社会习俗和时尚,是被大众所普遍认同的信仰活动,如放生日、放生节、放生会、放生乡、放生社、放生庵、放生池、放生桥、放生碑乃至放生小说等等都与放生有密切关系。
放生习俗的形成与佛法东传密切相关。佛教的放生仪轨和实践体系,赋予传统的放生以全新的内涵和宗教色彩鲜明的表现形式。
佛教关于放生的经典,有两部最值一提,一部是《梵网经》,另一部是昙无谶翻译的《金光明经》。《金光明经·流水长者子品》记载了释迦牟尼佛昔日为流水长者子借象运水运食救济一万条将死之鱼的事迹。而此经对佛教的放生仪轨的形式具有重要的影响,比如放生时要解说十二因缘法、念诸佛菩萨圣号及放生功德偈等,都与这部经有关。经中流水长者子救鱼放生的情节,增进了中原人士对佛教放生思想的理解,佛教在传统放生思想的基础上,结合此经及其他大乘经典的放生理念,形成内容丰富的放生仪轨,使得佛教方式的放生成为后世放生的主流。
需要指出的是,佛教放生的根本理念是慈悲心,是基于救度众生出离轮回的大乘菩提心,不是简单地保护生命、给予生命。经中所云一定要有“为其解说大乘经典”的环节,一定要大声地解说和念诵,以使动物能听闻到。在后世流传的各种仪轨中,佛教放生都改为先给这些生命进行皈依,再念诵一系列的佛经、咒语等等,最后以回向而结束。明白了这一点,就会消弭现今放生的种种误区。针对只是热衷于放生功德的人而言,《大方广佛华严经·离世间品》所说“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根,是为魔业”是为警钟。
四、素食与放生之间的关联
“素食”与“放生”在现实生活中是两个不同场域的事情,但二者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如著名科学家、素食主义者爱因斯坦所说:“我们的任务是一定要解放我们自己,这需要扩大我们同情的圈子,包容所有的生灵,拥抱美妙的大自然。没有什么能够比素食更加有益于人类的健康,并增加在地球上生存的机会了。”
“素食”是一种常态化的放生,这个行为本身便是直接减少了肉食的供给,积沙成塔,聚腋成裘,当素食的人口达到一定数量,因人类口腹之欲而丧失的生命数量将大量减少。另一方面,“放生”又促进了参加者的素食行为,参与放生者,感受动物重获新生的喜悦,感受到动物也有灵性,自然而然会减少或者终止食肉的习惯。
在中国历史上,素食与孝道有着紧密关联。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孝道,所谓“百善孝为先”,侍奉双亲是孝道的开始。对如何尽孝《孝经》中有详细表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孝经·纪孝行》)人子尽孝需要做到以上五件事,父母生前,需尽心奉养;父母离世后,要呈现出哀痛之情,对于父母的祭祀要庄严肃穆。人子服丧期间,在饮食上需要斋戒。《礼记 丧服四制》载:“其恩厚者,其服重,故为父斩衰三年,以恩制者也。”“父母之丧,衰冠绳缨菅屦,三日而食粥,三月而沐,期十三月而练冠,三年而祥。”依《礼记》所载制度,服丧者三天不能吃饭,等到父母发殡之后,才可早晚吃一碗米粥。并且在举行过虞祭和卒哭祭后,才能够蔬食水饮。并且,即便是丧礼完成之后,作为子女还要守丧三年,等到丧期过后,才可以饮酒食肉。
颜师古在为《汉书》作注时说道:“素食,菜食无肉也。言王在道常肉食,非居丧之制也。”昌邑王本来已经继汉昭帝之后做了皇帝,结果因不守丧制而被冠以不孝之名,最终帝位被废。由此可见,居丧素食是尽孝的必然标准,即便贵为天子,也不得违背。除为父母守三年大丧不得食肉之外,在为其他人服短丧期间也有不得食肉的规定。君王、大夫、士人之丧,服丧期间都需蔬食水饮,等到丧期结束后才可以吃肉。对于一年、九个月、五个月以及三个月的丧期,服丧者要等到亡人下葬之后才可以饮酒食肉,而且是“不与人乐之”。
在佛教中,“素食”与“放生”的关系更是密切。二者被视为积累功德、消除宿业的一体两面——吃素是止恶,爱护生命,不再造杀业,不再积欠新的杀债;放生是扬善,积极地救赎生命,忏悔以前杀生的罪业。所以,吃素和放生是一体两面,需相辅相成,同时并行。
五、素食与放生的共同旨归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作为身心统一体的人,身体和心理是紧密依存的两个方面。素食与放生对于健康的益处,也恰恰来源于这两方面。
素食提供了一种有助于生理健康的饮食方式。素食的饱和脂肪含量很低,可降低血压和胆固醇含量。德国人做过一次研究,偶尔才吃肉的素食者,得心脏病的概率是一般人的三分之一,癌症的罹患率是一般人的一半。而且,素食还能起到食疗的功效,吃出美丽。用素食方法减肥相当有效,素食能使血液变为微碱性,促进新陈代谢,从而把蓄积体内的脂肪及糖分燃烧掉,达到自然减肥的目的。经常素食者全身充满生机,脏腑器官功能活跃,皮肤柔嫩光滑,气色红润,吃素堪称是一种由内而外的美容法。也有医学界人士从生理角度论证人类本身就该素食。他们比较食草动物、食肉动物以及人的解剖构造及生理功能,得出结论:饮食特点与人体的消化系统(尤其是肠道)的特点有直接关系。兹举一条证据说明,肉食的人需要三四天才能比较彻底地将废物排出体外,肉类长期在体内积压产生毒素,容易致癌。
众所周知,被宰杀的动物在极度惊恐中分泌的物质对食者有害,除此以外,越来越多的研究数据表明,食肉有健康风险。近期德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食品观察”(Foodwatch)公布一项调查结果,市面上的肉类、牛奶、鸡蛋等跟动物有关的食品中,四分之一来自生病的动物,一升装牛奶百分之十来自乳头发炎的奶牛;鸡蛋百分之四十来自骨折的母鸡;待宰的猪百分之五十患有肺炎,百分之三十至百分之五十患有关节炎,多数内脏也存在发炎病症。美国著名营养学权威教授WalterC·Willett的著作《饮食与健康》从最新的营养学角度分析:对所有人来说,以粗粮和纯植物油为主,合理搭配蔬菜和干鲜果品的饮食是最好的,素食真正有益于生理方面的健康发展。
还有,素食有助于大自然的和谐和健康,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从科学研究来说,食用肉类需要豢养许多家畜动物,而家畜会排放出甲烷。肉类产品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用到的水和土地资源也会影响环境。在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今天,提倡素食也是一项保护和挽救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
就放生而言,参与者在活动过程中,打开了一个不同于日常生活的社交圈,扩大了交往面,获得非信仰者所没有的另一层社会认同感,有助于提升自身的幸福指数。从佛教修行的角度来说,放生是增长慈悲心、忏悔罪障、感得世间与出世间利益的功德之行,而且含摄大乘菩萨道所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六度之功德。比如,花钱买物命为财布施,念诵仪轨为法布施,解救物命为无畏布施。
素食与放生,都表现出了回归自然、回归健康和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返璞归真的文化理念。如素食能获取天然纯净的均衡营养外,还能额外地体验到节制了欲望的愉悦;而放生除了能给动物以活着的自由外,还能使放生者体会到生命的奇妙、大自然的美丽、与“他者”交流的乐趣,以及因善良心灵尊重生命的崇敬之美。
总之,“素食”健康低碳环保的饮食理念与“放生”珍视所有生命的行为,符合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是觉悟人生的智慧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