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最新动态
·慈孝新闻·
·公告·
    慈孝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慈孝新闻         
戒幢讲堂 | 佛教如何看待欲望和追求?
     

文章来源:https://www.jcedu.org/202305/26819.html

 

 

戒幢讲堂 | 佛教如何看待欲望和追求?

 

又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清晨,我们大家相聚在庄严的戒幢讲堂,来亲近三宝、听闻佛法,一起熏习慈悲和智慧的种子。今天继续为大家分享《杂阿含经》的选读。是《杂阿含经》第五六一经。
这部经典的背景是阿难尊者依止佛陀在俱睒弥国安住的时候,当时古印度很多的修行者、宗教人士知道佛陀和他的弟子们来到这座城市,他们就纷纷前来,与佛陀、佛陀的弟子们有很多交往互动。
因为古印度是一个宗教非常发达的地方,大家对于身心世界、修行、人生都有很多的思考和探索。知道佛陀已经领悟了出世间的真理,被称作觉悟者,当时很多印度修行者会怀着一种好奇心和求知欲,想来了解佛教的思想、佛教的修行方法。
这部经典里边讲到一位“异婆罗门”(指其它宗教),他来到阿难住的地方,上门拜访了阿难。两个人打了招呼共相问讯、慰劳。坐下来之后,他就问阿难:“何故于沙门瞿昙所修梵行?”
“沙门瞿昙”就是佛陀。因为那个时候他们都会用这个姓氏来称呼他,就像我们说张大师、李老师这个意思,它是一个姓氏。“你为什么要跟着佛陀来修行?”他这个问题问得也是比较直接了当,直接切入主题。
那么阿难就回答这个婆罗门说:“为断故。”
这位婆罗门就问:“尊者何所断?” 你要“断”什么呢?
阿难就回答说“断爱”。
婆罗门接着问尊者阿难:“何所依而得断爱?”
婆罗门的意思是带有质疑的。在他看来,世界上每个人都活在爱和欲中,如果让自己完全地断除爱和欲,那活着还能干什么?而且他也觉得“断爱”好像不太可能。所以他就非常尖锐地提出这个问题:你怎么来“断爱”?
答言:“婆罗门,依于欲而断爱。” 阿难的回答也是挺有意思的,他说:“用欲来断爱。”
婆罗门听了之后就有点难以接受了:“尊者阿难,岂非无边际?”
你用一种欲望去断另外一种欲望,再用下一个欲望去断除上一个欲望,这样的话不是没完没了吗?断了一个又来一个,什么时候才能断得了欲和爱?
“婆罗门,非无边际,如是有边际,非无边际。” 阿难却胸有成竹,慢条斯理地跟他讲,并不是没有边际、没完没了的,用欲来断爱是有边的。
婆罗门就问他:“尊者阿难,云何有边际,非无边际?”为什么这样说,凭什么说你是有边的,而不是没完没了的?

为了引导这位婆罗门来思考,阿难在这个时候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这位婆罗门,他说:“婆罗门,我今问汝,随意答我。”我来问你一个问题:“婆罗门,于意云何,汝先有欲来诣精舍不?” 你今天来到我的精舍见我,你是不是先要有“欲”——想来的欲望,然后才会来?
婆罗门答言:“如是阿难。”是的。我肯定有一个想来的欲望才会来。
“如是,婆罗门,来至精舍已,彼欲息不?”你到了我的精舍,你想来精舍的欲望还在吗?
婆罗门回答说:那这个欲就没有了。
那阿难继续问他,你要来精舍,光有欲望还不够,你还要行动。你开始出门、上路,要有精进;然后你还要有方便,你在路上还要一直走下去,直到你到达这个地方。有时候找不到路,现在用手机导航,古人没有导航他可能要问路,然后还要筹量,不断指导自己走得不迷路,走的是正确的道路,没走偏、没走错,最后才来到这精舍。但是,你到了精舍之后,你的精进、方便、筹量还在吗?
答言:“如是,尊者阿难。”这位婆罗门就回答说:我已经到了,就不用再走,我也不再分辨思考这个路对不对了,因为我已经在这里了。这个时候所有的欲、精进、方便、筹量全部都止息了。
阿难就说,既然如此,那我们用欲来断爱也是这样的。但是要断除一种爱著,并不是仅仅只靠“欲”,总共要有四种法来成就它。
“如是,婆罗门。如来、应、等正觉所知所见,说四如意足。以一乘道净众生,灭苦恼,断忧悲。”
所以这个时候阿难告诉对方,佛陀所说的法门能够断除我们所有的爱染,这不是只靠意志力来做到的,而是“有因有缘诸法生,有因有缘诸法灭”。如果我们能够修习“四如意足”,就可以直达“净众生,灭苦恼,断忧悲”了。

那什么是“四如意足”呢?第一个就是欲定断行成就如意足。第二是精进定断行成就如意足;第三是心定断行成就如意足;第四是思维定断行成就如意足。我们大家学的“三十七道品”里有欲、勤、心、观四神足。(“三十七道品”有四神足、四正勤、四念处、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
佛教要断除爱染,并不是靠意志力,也不是一种道德的说教。我们每天都给自己讲:一定不能再贪了,贪吃、贪睡、贪玩,贪上网,耽误了太多的事情,每天都在责备自己,但是断不了,一会儿抓这个,一会儿抓那个。因为什么呢?因为这不是只靠意志力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缘起法,也需要众缘的和合。阿难在这部经里边,就告诉婆罗门,佛教里边是从四个方面来修习断爱的。
第一是欲;第二是精进;第三是定;第四是智慧。从“欲、勤、心、观”这四个方面来修习成就之后,我们的内心就得到了提升和净化,产生法的喜乐、定力和智慧。在这个时候我们才能够真正地断除我们的爱染,对种种五欲的执著。所以这就讲到了:
“圣弟子修欲定断行成就如意足。依离,依无欲,依出要,依灭,向于舍,乃至断爱。爱断已,彼欲亦息。”
就像你已经来到了精舍,想来精舍的动机就自动会灭去。同样的,当我们用欲来断爱,当爱消失的时候,你的“善法欲”也自动就消失了。这个意思就像我们《金刚经》讲的:“我所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佛陀的教法,就如过河的船筏,当过了河之后,你还要把这个船背在身上吗?肯定就不需要了。所以“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一旦到达,这些法就要放下了。连法也不要执着,更何况是非法。所以修精进也是这样的,当你完成了,你的精进也可以止息了。
然后是“心”和“观”:
“修精进定、心定、思维定断行成就。依离,依无欲,依出要,依灭,向于舍,乃至爱尽。爱尽已,思惟则息。婆罗门,于意云何,此非边际耶?”
阿难给他解说了原理之后,就问婆罗门说,你觉得佛陀的教法是有边际的、还是无边际的,是可以完成的、还是完成不了的?
婆罗门回答说:“尊者阿难,此是边际,非不边际。”这时候婆罗门就心开意解,他非常高兴,心里豁然开朗。了解了佛法真正的本质和过程。
我们会看到原始佛教的这些典籍都非常简短,但是法门的含义和内容却是非常重要的,它所指向的,是我们修行中点点滴滴的具体问题、困扰,并为我们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法。从这一部经我们能得到什么启发呢?
第一就是佛教修行的目的,是为了断除爱染,实现心灵的净化、烦恼痛苦的灭除。首先婆罗门问,你为什么要跟着佛陀修梵行,阿难就回答说为了“断爱”。
这里的“爱”指的是贪爱。在佛法里边爱也有很多种,有染污爱和非染污的爱。非染污爱就是慈悲喜舍,就是我们说的大爱;染污爱就是贪著五欲,跟执着相应的。为什么说五欲是佛教里边认为需要对治、断除的呢?有的人讲,生活在欲望中不也挺好吗……

我在这里引了《中阿含》里的一部经,叫《苦阴经》。里面佛陀是这样讲的:“ 有五欲功德可爱、可念、欢喜、欲相应而使人乐。”
就是有五种欲乐,是可爱、可念、欢喜的,与欲望相应,带给人欢乐。那是什么呢?眼睛看到颜色;耳朵知道声音;鼻子知道香气;舌头知道味觉;身知道感触,因为这种五欲 “由此令王及王眷属得安乐欢喜。摩诃男,极是欲味无复过是,所患甚多。”
这部《苦阴经》是佛为他的一位亲戚摩诃男讲的。摩诃男是一位大居士。佛陀本来是王子,还有个弟弟。佛陀出家之后,他的父亲就想让佛陀的弟弟接任王位,可是他弟弟难陀也被佛陀剃度了。他父亲想,那么还有个孙子罗睺罗在。结果佛陀又把罗睺罗也带去出家了。这样的话,整个王室就没有继承人了。这时候怎么办呢?就是摩诃男接任国家的管理,他是一位非常虔诚的、著名的在家居士。
在《苦阴经》里记载,当时他问了佛陀一个问题,大意是:佛陀的教法是要灭除贪、 嗔、痴,他说我知道贪、嗔、痴不好,但是我却很难灭除,一再地现起贪、嗔、痴。他就问佛陀,是什么原因导致他灭除不了贪、嗔、痴,让它们一再现起?
佛陀就告诉他,光凭意志力是不够的,你要在见地上有坚定的了解,同时还要修习禅定和智慧,才能够真正地令贪、嗔、痴不起。所以在这部经里边,佛陀讲了五欲的过患,他说:
“众生因欲缘欲,以欲为本故,母共子诤,子共母诤,父子、兄弟、姊妹、亲族展转共诤。彼既如是共斗诤已,母说子恶,子说母恶,父子、兄弟、姊妹、亲族更相说恶,况复他人?是谓现法苦阴,因欲缘欲,以欲为本。”
他说如果我们执着于五欲的话,就会带来这样一些过患,人际的矛盾冲突由此产生。哪怕母子之间也会互相产生矛盾斗争;父子、兄弟、姊妹、亲戚,互相之间说对方的坏话、指责对方,连亲人都是这样,何况是其他人呢?

去年看到一个新闻,说一位孕妇在旅游的时候,被她的丈夫推下悬崖。目的是为了换取高额的保险赔偿。她比较有钱,她丈夫用她的名义买了很多人身保险,就不顾她正在怀孕,把她推下悬崖。所以说,我们会看到所有这些都是因为欲望。
佛陀说:“摩诃男,是谓现法苦阴,因欲缘欲,以欲为本。” 就在我们当下这一生里,欲望已经给人的心灵和这个社会带来了太多的困扰、太多的痛苦和折磨。而在后世:
“以欲为本故,行身恶行,行口、意恶行。彼因身、口、意恶行故,因此、缘此,身坏命终,必至恶处,生地狱中。是谓后世苦阴,因欲缘欲,以欲为本,是谓欲患。”
因欲望导致的恶果,不光是这一生,还会影响到我们未来生。前几年有一位大学生把他的母亲杀死了,之后还藏尸在家里边,放了好几年之后才被发现。这样不光毁灭了自己这一生的幸福,而且因为造下的恶行,未来生堕入恶趣。
佛教的修行,是为了断除这样的欲望对我们生命产生的困扰。我们受到了欲望的牵扯,生命就是烦恼的、没有自由的。我们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如果还有欲望在,我们真的能自由吗?其实不能,你会发现自己像木偶一样被欲望所控制。现在还有网瘾、毒瘾等各种各样的问题折磨着我们。所以要想真正得到大自在,我们就必须超越欲望和爱染的困扰,实现心灵的净化、烦恼痛苦的灭除。
但是对于初学者,并不是一开始就要放弃所有的欲求,而是要分辨五欲与善法欲。在这里引的《阿含经》,阿难讲“以欲来断除爱”,他讲的欲不是五欲,而是指善法欲。欲有两种:一种是贪欲;一种是善法欲。同样是欲,但它们在性质上是根本不同的。
每个人都生活在欲望中。除了证到无学的圣者阿罗汉和佛陀之外,包括初果、二果的圣者,还没圆证空性的菩萨,都有欲望。但是欲望和欲望是不一样的,它们有五欲和善法欲的不同。五欲令心动荡,善法欲可以令心提升;五欲引发罪恶和烦恼,善法欲导向安乐和解脱;五欲是没有满足的时候,但是善法欲达成之后,它就会灭去再也不出现了。所以说它们之间是有根本差别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就像我们做饭、做菜一样,我们在吃饭的时候,如果我们只是执着于五欲,追求口感、味道,那我们就很可能会对辛苦做菜的父母、伴侣、或者厨师生起嗔恨心。得到了就会生起贪心,失去的时候,就会生起嗔恨心。哪天饭菜不好,我们就会很烦、很火、给脸色。
如果你重视的是善法欲的话,那么首先,吃饭的过程中你可能就会修感恩:妈妈今天为我做饭了,辛苦了;伴侣忙了一天,做家务、带孩子;到了晚上的时候下班回来,看到她又把一桌饭菜准备好,这个时候心里有一种感恩、感动——“感恩你为我们付出、为这个家庭的奉献”。这时就会修感恩。
第二,随喜。意识到家人的付出也是一种布施波罗蜜,那要随喜——“随喜你的精进、随喜你的勤劳、随喜你奉献的爱心”。
第三,看到父母为我们所做的,我们会生起一种愿他们快乐、愿他们远离痛苦、愿他们获得喜悦、获得成功、获得人生的圆满的愿望。这样你还会生起慈悲:慈心、悲心、喜心、舍心。
最后,观味道的无常。你能够体会到味道本空,它是无常的,是空性的显现。
如果我们执着于五欲,那么吃饭的过程就会让你的心动荡、烦恼;如果你有善法欲,即使一次吃饭,也可以令你的心提升,有无量的法喜出来,心得到净化,变得开阔。
就像大家今天看我们梵呗团的演出,如果你执着于好听不好听,是不是符合我的口味,是不是我要的那样……你就会起各种各样的分别念,会起烦恼。如果他们唱得很好听、跳得很美的时候,你又会起贪欲心,生起执着。
如果你生起的是善法欲,主动去体会每一首歌曲、每一个赞颂、每一个舞蹈里边它传达的情怀和精神,那种心境,你就会感觉到,短短的二十分钟,整个心灵已经被清洗了一遍,整个人觉得特别光明,有一种与三宝相应的殊胜的感觉。
所以说,善法欲是需要的。我们千万不要因为看了一些经典说到万外缘放下,无欲无求,就觉得追求真理,追求布施、持戒、精进、禅定、学教理等等都是一种执着,这就是搞错了。混淆了五欲与善法欲的差别。
五欲引发烦恼,善法欲导向解脱和安乐。五欲是没完没了的,因为你满足了一种欲望,接下来你的心马上又会渴望更多,它不会因为欲望得到了满足就止息下来。但是善法欲不同,当你的善法欲得到了满足的时候,善法欲就会灭去,你就会安住在那种清凉、寂静、内在的安宁里边。

获得这种因为安宁、清凉、无欲无求而带来的安住,那就是涅槃。所以不是人死了叫涅槃,而是内在的安宁。当到达涅槃的时候,善法欲还在不在?那就不在了。你不需要去不断地推动自己去做什么了,那个时候真正做到了无欲无求。但是,仍然会随顺因缘,随顺着往昔愿力的串习,随缘度化。所有这些都是任运发生,不再像我们要去激发自己、推动自己去做。
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佛系”版本,比如觉得什么都行,无追求、低欲望。确实五欲可以低一点,但是善法欲不能低。善法欲一低了,你以为自己没有欲望,其实还在欲望中。所以我们要检视自己,我们的心里到底有怎样的欲望。
断除五欲,首先要发起善法欲,但这并不仅仅是简单地用一种欲求代替另外一种欲求,而是最终要达到彻底消除欲求。欲望的超越需要因缘,只有强有力的 “ 欲、勤、心、观 ”(就是四如意足),引发了定力,提升了你的心灵状态,才可以达成离欲解脱的目标。
我们有时候很难去理解圣者那种真正的无欲无求的状态,因为他们的心灵状态跟我们是完全不同的。他的心灵非常博大、非常的寂静、通透,非常的喜乐——是涅槃的喜悦和幸福感,在一切的幸福感里面是最强的幸福,它是非常快乐的。很容易超越五欲,也就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了。
就像要来精舍做客,我们必须具备四个条件才能达成。
第一,想来的愿望。就像大家今天想要来参加皈依共修,你得首先要有愿望,愿望越强烈,你越可能来。有时候你有来参加皈依共修的愿望,也有想在家躺一会儿的愿望,还有想去上街的愿望,或是想在家打游戏的愿望。最终,如果你想来参加皈依共修的愿望足够强烈,你才可能来。
当你到了,你的这个愿望还在吗?不在了。你不再纠结到底今天要不要来,你已经在了,你的心就会放下,活在当下,静静地享受此时此刻的空间,享受我们所体验到的教理,享受当下的无贪、无嗔、无痴,追求慈悲和智慧的这颗心灵。所以,第一你要有想来的愿望。
第二你还要发起行动,动身出发。“勤”就是精进,勤劳、勤奋的意思,就是要有行动力,光说我太想来西园寺了,但是身体躺在沙发上一动不动,你有“欲”,但是没有“勤”。
“欲”决定了我们的生命的方向,决定我们走怎样的道路、成为怎样的人、过怎样的生活、甚至决定了未来我们会生到宇宙间哪一种生命状态。所以起心动念、发愿回向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要检视,首先要承认我们生活在欲望中,第二就要问自己,我的最强的欲望是什么?我的生命根本的善法欲,根本的目标是什么?第三还要投入行动,只有欲没有勤是不够的。
欲和勤有很大的关系,但它们是两种法。假如两个人有同样的愿力,只有勤于用功的人才能成功。为什么我们不能勤奋呢?
第一就是懒惰。贪着一种懒洋洋的舒适感觉是导致懒惰的很大的原因。
第二是怯弱。有时候会怀疑自己能修上去吗?我可能做到吗?虽然说心里也渴望,但是又觉得不可能。在这个时候,怯弱心就会造成我们不能勤奋。
第三,散乱于琐事。一天到晚要干的琐事太多,一会儿回条短信,一会儿看看今天的新闻是什么,接着小猫小狗又要喂了……琐事太多,你就没法去勤奋。
懒惰、怯弱、散乱是我们发起精进最大的三个障碍。
有了欲、有了勤奋,第三你还要有持续稳定的心念。就像你已经出发了,但你的心念还必须要坚定。走在路上的时候,如果正好公交车上遇到你另外一位朋友说,你去西园寺干什么?跟我一块儿去商场,今天又哪个地方服装打折,赶快去吧。这个时候你的心又变了。所以第三还要有不为外境所转的定力。
最后,你还要有分辨道路的智慧。你要来西园寺,但也许会走错了路,那也没法到达。在这个时候,你要有第四种就是智慧。这是“欲、勤、心、观”。
当你到了戒幢讲堂,坐在这里的时候,你的“欲、勤、心、观”都可以放下了,没其它的杂念,也不需要再跑来跑去。你坐在这里很安稳、很舒适、很愉悦。
我们要超越爱欲,也需要从四个方面来用功修习。
第一,真诚强烈的善法欲;
第二,勇猛精进的行动力;
第三,坚固稳定的定力;
这个定力是什么?就是不为外境所转。外在的境界叫“八风”,成功失败,有得有失。别人称赞、诽谤,受到了认可或者不被认可,这些得失、荣辱、毁誉等等,对我们的冲击是非常大的,如果我们没有那么坚定的话,很可能最终就会半途而废,不能到达我们想要的目标。

最后一个就是善巧得当的智慧。
整个的过程中你还要有智慧善巧,方法得当、恰到好处,才能够达到我们想要的目标。虽然佛法的目的是出世解脱,断除我们欲爱,但在我们人生中,要想得到任何一种成就,都需要这四个方面的条件,一法通,法法通。它可以运用在我们生活的所有的层面。
我们这边是佛学院,有很多年轻人来求学,有的同学进步很快;有的同学进步很慢;有的同学很有法喜;有的同学很烦恼。你要是检查他什么原因进步快,什么原因进步慢,无非就是四个方面。
第一,他的善法欲是不是足够强大,他的人生理想是不是清晰,人生目标到底是什么。
第二,他是不是有足够的行动力。
第三,他能不能克服各种诱惑,或者说,当他面对种种困扰,他的心是不是足够坚定、稳定。
第四,他是不是还拥有智慧。
缺了任何一种,他都到不了目标。
大家听了这部经之后,回去你也可以以此框架来诊断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比如有时候孩子成绩为什么不好?你从这四个方面帮他诊断,他是动机出了问题?行动力的问题?还是他的定力不够?或者他缺少足够的善巧智慧?也可能他四个都缺,也可能某一个部分特别薄弱,我们发现他缺了什么,那就培育它。因为人的心灵是可以去培育、培养的。
善法欲我们可以慢慢的去开启,通过思考、阅读,通过看一些伟人传记把欲调整好,把目标清晰化,确定下来。像我们佛弟子,每天都要发愿回向,发愿的内容与回向的内容非常的重要,因为它决定了我们生命未来的发展方向,决定了你未来是什么。
有的时候我们可能没太重视,就是念一遍,“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你没有真正地意识到愿的意义是什么,还有它真正的内涵。心不真诚,念的时候可能心里还在想着中午吃什么,接下来要干什么,所以它就不能够成为你生命中主导的力量。
所以一般我比较鼓励大家自己总结一个契合自己的发愿文。要个性化的、贴近你的目标的,最后再把总的“皆共成佛道”,放在后面,最终回归于自他圆满和成佛。每个人的愿望应该个性化,当然这个愿望必须是善法欲,而不应该是五欲,否则的话五欲越强烈,可能我们的困扰、烦恼就会越重。

精进力不够,我们就从懒惰心、怯弱心、散乱心三个方面来诊断,为什么我们的精进力不够、定力不够。
定力不够,我们要去练习我们的专注力,尽量地把打扰自己的东西屏蔽掉,看书的时候就把手机拿开,桌子上不乱摆东西,给自己规定一个时间段,在这个时间段内只做这一件事情,有意识的去培育定。
家长在陪伴孩子的时候,也要特别注意孩子专注力的练习。专注力是一种能力,我们很多的家长没有这个意识。小孩在写作业,在做什么的时候,家长不断的在旁边打扰他,一会儿说你怎么腰又弓下来了,坐正一点;一会儿说你字怎么写的这么难看,不断地在打扰孩子、与他说话。这样子孩子的专注力就会降低,他后来就形成了习惯,一边跟大人打嘴仗聊天、一边在写作业;一边在写东西、一边还吃着东西。
这样的话,学习效率就远远不如另外一个养成了专注习惯的孩子。专注的孩子可能二十分钟的学习效果,已经超过了一位不专注的孩子两个小时的学习。我们作为大人要有意识地培育孩子的专注力,慢慢地训练,要让他养成沉下心来做一件事情的能力。这种能力一旦养成了,他会受益无穷的。
当然我们自己也是这样,不管是诵经、做功课、听教理,我们都要一心专注,给自己创造专注的氛围与环境,减少不必要的打扰,培育定力。
还有智慧。有的孩子,他缺少学习的方法,缺少一些整理问题的思路,他的方便善巧慧是不够的。我们也可以帮他在这个方面来调整,特别要注重这个方面。有的家长,他在培育孩子的时候,没有关注到他的智慧层面。有的家长就很擅长做事情的思路问题,看什么东西都去看本质的问题。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首先问你怎么看,它意味着什么,它的本质是什么,我们从中学到了什么。
有智慧的家长,他在培育孩子的时候会引导孩子不执着于事情本身,而是关注于通过事情学到了什么,给了我们哪些启发,开了我们哪些智慧。如果孩子从小就已养成这个习惯的话,在生活中,孩子经历的事情越多,他就越有智慧,他看问题就会越通透,心就会越开阔,不存在什么想不通。
他会发现“有因有缘诸法生,有因有缘诸法灭”,每一件事情都是有原因的,只有把握了它的因缘,才可以改变事情的结果。他不会只是凭着意志力,也不会太任性、乱发脾气、放纵情绪。那这样的一个人在生活中,肯定就会路越走越宽,越走,眼界、心量、高度都变得非常不一样。如果再进一步修习佛法里边的“欲、勤、心、观”就可以超越忧、悲、恼、苦,最终到达生命的圆满。
当有一天你完全通达了,已经认识了宇宙间万事万物的真理,超越了欲望对自己的束缚,我们就会安住于大自在,安住于开阔、通达自由的状态中。那个时候是喜悦的、宁静的、安详的。所谓“径路归家”,那才是找到了我们心灵的归宿,实现了人生的圆满。
这就是《杂阿含经》五六一经为我们开启的内容。最后,也祝愿在座的每一位,都能够增长我们的“欲、勤、心、观”,开启我们的善法欲,开启精进的行持,开启稳定的定力,开启善巧的觉观,获得生命的圆满和自在!阿弥陀佛!

 

原创 |界文法师

录音整理 | 悟苇 慧绍

 



  上一篇: 当你还很小的时候When you were very young
  下一篇: 学诚法师:如何面对心中的恨与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