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网络
中华好家风|《家训》:持家
【编者按】为更好地继承传统文化、弘扬美德家风,人文之光网将连载北京社科普及系列丛书《家训》。本期将继续推出第十一章《持家》。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家庭生活看似简单,但实则琐碎。如何很好地操持家务,合理规划用度,让平凡、琐碎而又极其重要的家庭生活平静而温馨、充实且快乐,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在经济不够发达、物资比较匮乏的年代,尤其如此。正因为如此,才有大文豪苏轼房梁挂钱、普通百姓精打细算,以至于世世代代所尊奉的“量入为出”的持家原则。也才使得众多的家庭尽管经济窘迫,却也其乐融融。看来,要想操持好家务,不仅需要责任心,需要爱心,还需要智慧和好的心态。在今天的丰裕社会,我们一般不会为衣食而犯愁,但对于全社会的资源,我们就可以恣情纵意、肆意挥霍吗?传统的“量入为出”的持家原则,是不是也能为我们今天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某种启示呢?
【家训格言】
制财用之节,量入以为出,称家之有无以给。——(宋)司马光《涑水家仪》
随资产之多寡,制用度之丰俭。合用万钱者,用万钱不谓之侈;合用百钱者,用百钱不谓之吝。——(宋)陆九韶《居家正本制用篇》
宁使家有赢余,毋使仓有告匮。——(宋)叶梦得《石林治生家训要略》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明)周怡《示儿书》
善治家者,今岁预储来岁赋;不善治家者,寅年支过卯年粮。——(清)刘鉴《曾氏女训》
家中须节用为先,每日食用须有限制,轻用不节,其害百端。又切不可鄙啬为心,凡义所应用,不可有一毫吝心也。——(清)蔡世远《壬子九月寄示长儿》
凡家有田畴足以赡给者,亦当量入为出,然后用度有准,丰俭得中,安分养福,子孙常守。——(清)胤慎《庭训格言》
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东四街道七条社区刘桂芬
晴天带雨具,丰年防荒年。——东四街道南门仓社区陈德海
昨晚多几分钟的准备,今天少几小时的麻烦。——东四街道六条社区赵倩雯
平民之家善理财,不为用钱多争吵;勤俭节约广开源,储蓄投资够养老。——东四街道六条社区乔宝娟
【家训故事】
苏轼:房梁挂钱过日子
北宋文豪苏轼,不仅诗、词、赋、散文等都写得非常好,而且书法和绘画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成就,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
苏轼21岁就中了进士,前后共做了40年的官。虽然做官,但苏轼的生活非常节俭,常常精打细算过日子。公元1080年,苏轼被降职贬官来到黄州,由于薪俸减少了许多,他穷得差点过不了日子。后来,在一位朋友的帮助下,他弄到一块地,便自己耕种起来。为了不乱花钱,他还实行计划开支:先把手头的钱清点出来,然后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又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钱全部分好后,按份挂在房梁上,每天清晨取下一份,作为全天的生活开支。拿到每一小份钱后,他还要仔细权衡,能不买的东西坚决不买,只准剩余,不准超支。积攒下来的钱,苏轼把它们存在一个竹筒里,以备意外之需。
苏轼的这一做法,根据的是《礼记·王制》中“量入以为出”的说法,也就是根据收入的多少来制定开支的限度,后来陆九韶(字子美,号梭山居士)将这一原则进一步完善,以用于居家过日子。陆九韶的具体做法是这样的:将所有的收入,分为十份:三份用于储备,一份用于祭祀祖先,剩余的六份用于日常开销。再将用于日常开销的部分,分为十二份,对应相应的十二个月。每个月月初,将一个月要用的那一部分拿出来,进一步分为三十份,每天用其中的一份。即便每天用的这一部分,也不能用尽,而是要有所结余,但也不能结余太多。如果用了七成,就是适中,所用不到五成,那就过于吝啬了。每天结余的部分,则可以另行收储,用于节日、医药、修葺房屋、迎来送往、吊丧问疾等用途。
陆九韶的做法,切实可行,一直为人们尊奉,作为居家过日子的基本准则。曾国藩在家书中就告诫自己的家人说:“尔辈以后居家,须学陆梭山之法,每月用银若干两,限一成数,另封称出,本月用毕,只准赢余,不准亏欠。衙门奢侈之习,不能不彻底痛改。”
洪秀华:家庭经济拮据,母亲精打细算
谈到持家,豆瓣社区的洪秀华至今仍不能忘记母亲对自己的深刻影响。虽然,早在40年前,母亲就已经永远地离开了人世。洪秀华出生在1948年,姐妹兄弟共7人。父亲每月30元的工资,抚养着这样的一个九口之家。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大姐、二姐早早地放弃了学业,出去打工挣钱。
由于人口多,这个家庭的生活是非常拮据的,但是,善于持家的母亲从不愁眉苦脸。她含辛茹苦地支撑着这个家,凡事必定精打细算。就是在那样的条件下,母亲还是会不时给孩子们做上一件新衣服,隔一段时间“下下狠心”做一个好菜。因此,日子虽然不富裕,但家里总是充满着欢声笑语,大家都有一种苦中有乐的感觉。
有一件小事,一直留在洪秀华的记忆深处。那是1960年的一个秋天,洪秀华和弟弟在街上看到别人在吃糖炒栗子,栗子的香味和别人吃着栗子的享受模样,让他俩顿时馋得不行,真是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可是,想想家里的状况,想吃但不敢说。虽然8角钱就能买1斤糖炒栗子,可那已经是全家两天的生活费用啊。母亲在一旁看懂了姐弟俩的心思,没有多说什么,用4角钱买回2斤生板栗。拿回家后,她在每个栗子壳上划个十字,将壳划开,放进锅里,加上一点盐,然后煮着吃。栗子熟后,锅盖一打开,满屋飘香。全家人围着桌子,一起剥板栗吃,一边说说笑笑,真是其乐融融!但是,做好栗子的母亲却一颗都没有吃,只是在一旁眼含泪花,默默地看着孩子们。作为母亲,在艰辛地操劳着一家生活的时候,能够让孩子们在艰辛中感受到生活的快乐,这何尝不是一种最大的幸福与满足。浓浓的板栗香,蕴含着母爱的味道,让孩子们难忘终身。(人文之光网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