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更好地继承传统文化、弘扬美德家风,人文之光网将连载北京社科普及系列丛书《家训》。本期将继续推出第十五章《勤劳》。
(图片来源:网络)
“天道酬勤。”唯有勤劳者,才能获得上天的福报。“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只有勤于劳作,财物就不会匮乏。“富从勤得,贫自懒招。”在一个机会相对均等的社会,勤劳能带来富裕,懒惰则导致贫困。勤劳,需要时间、汗水、精力和心血的付出,但只有付出,才能有收获,这是世间的基本规则,亘古不变的道理。所以,聪明的人“惟日孜孜,无敢放逸”,每天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不敢丝毫懈怠。当勤劳、付出积累到一定程度,收获也就水到渠成,成功也就是必然的事。
【家训格言】
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国语·鲁语》下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平生乃亲多苦辛,愿汝苦辛过乃亲。——(元)许衡《训子》
勤有三益,曰: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是勤可以免饥寒,一益也。农民昼则力作,夜则甘寝,邪心淫念无从而生,是勤可以远淫僻,二益也。户枢不蠹,流水不腐,周公论三宗文王,必归之无逸,是勤可以致寿考也,三益也。——(清)高拱京《高氏塾铎》
身勤则强,逸则病;家勤则兴,懒则衰;国勤则治,怠则乱,军勤则胜,惰则败。——(清)曾国藩《曾文正公全集》
兴家之事多途,未有不自勤劳始者也,故曰: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清)甘树椿《甘氏家训》
男也勤,女也勤,三餐茶饭不求人;女也懒,男也懒,千百万亩终讨饭。——(清)汪辉祖《双节堂庸训》
忙,是因为社会需要你。——东四街道办事处主任袁海鹏之外祖母
人手勤一分,家境长一厘。——东四街道南门仓社区姜永顺、东四街道二条社区郑毅
勤耕苦作样样有,好吃懒做样样无。——东四街道南门仓社区张幸雁
懒惰无出息,受冻又挨饿。——东四街道南门仓社区毛纪平
勤奋出成绩,勤奋出知识,不要懒惰,人懒就不想动,身体好不了,失去了革命的本钱。——东四街道总院社区曹喜河
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不靠天不靠地,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东四街道豆瓣社区张宁杉
【家训故事】
祖逖:闻鸡起舞
晋朝的祖逖,是个具有远大抱负的人。他年轻时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成了一个学识丰博的人。他曾几次进出京城洛阳,凡是接触过他的人,都说他是个栋梁之才。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同为官。他们情同手足,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建功立业、复兴晋朝的共同理想。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你听见鸡叫了吗?”刘琨说:“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祖逖说:“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两人都成为了能文能武的全才。
臧淑清:吃苦耐劳,勤俭持家
八条社区的臧淑清家有一条家训:“吃苦耐劳,勤俭持家。”
臧淑清出生于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家里人多,姊妹五个,她在家行二,上面一个姐姐,下面两个妹妹、一个弟弟。人口多,父亲的收入却不高,再加上自1959年开始,母亲因劳累卧病,一直需看病服药,因此生活得很拮据。但在父母的教育和影响下,全家人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并乐在其中。
和天下所有的父母一样,父母亲非常疼爱自己的孩子。为了这个家庭,做木工的父亲,每天不辞辛苦地往来奔波,在工地上辛勤工作。由于工地经常变换,父亲总是骑着一辆破旧的永久牌自行车,清早离家,下班再回。当时,他们一家住在海淀巴沟村附近的家属宿舍,工作地点远时,需到白庙、昌平等地,相隔几十公里。多少个春、夏、秋、冬,不管天气多么炎热或寒冷,不管工地离家有多远,不管回家时已经多晚,父亲总要从工地赶回家。早晨从家里出门时,父亲总是从家里带一点吃的东西,通常都是蒜瓣、姜块、葱段什么的,就靠这些东西搭配午餐。
臧淑清母亲是个干净利索、很要面子的人。她常对孩子们说:“自己的日子自己过,要吃得苦,耐得劳。”“人穷志不能穷,要懂得勤俭过日子。”“吃不穷,花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为了让几个孩子穿得整齐,不在邻居和同学中丢面子,母亲不分白天黑夜地给孩子们纳鞋底、做鞋,通过改制和缝补旧衣裤,制作成当时较为“新潮”的衣服。
父母亲吃苦耐劳、勤俭持家的精神,深深地教育和感染着孩子们。臧淑清几姊妹都养成了勤劳的生活习惯,都觉得只要能让辛勤工作的父亲、有病的母亲少操点心,自己多吃点苦没关系。从小,家里的家务基本上都是几个孩子们干。姐姐是总带头人,每天放学后做饭、洗衣、给母亲熬药、为父亲做第二天要带的中午饭;臧淑清在家里就承担了本应由男孩子干的一些重活、累活,例如买煤、劈柴、买粮、买菜,盖厨房时捡砖头、挖土脱坯、挖菜窖;弟妹虽然年龄小,却也争着帮姐姐们做点事。这种生活无疑是很苦很累的,但培养了孩子们受用一辈子的好品质——吃苦耐劳。
为了节省煤钱,臧淑清父亲自己动手制作汽油桶锯末炉。方法是:将废汽油桶三分之一以下用泥土填实,桶下方打一个方洞,两个适中的木方子,通过打好的洞对成90度,塞上锯末砸实;轻轻将木方取出,在下方的方洞点着火,火苗瞬间被抽上去,火能烧的非常旺。不用时,用同样大的方砖把洞堵上,火就封上了。这样的锯末炉很好使,只是需要到处找有木工房的地方捡锯末、变废为宝。
那个年代,物资非常紧缺,粮食、布、油、糖什么的都要凭票才能买到。臧淑清读书的小学旁边有一个副食店,一个月大约卖一次猪棒骨,有时也卖羊脊椎骨。父亲为了给孩子们改善伙食,很早就叫臧淑清起床,去排队买一些回来。当时每人一次只能买五斤,而且去晚了就买不上了。买回棒骨后,全家人精心地熬骨头,小心地将油撇下,留着补充不够用的食用油,用以做菜、烙饼;骨头汤熬成了,全家人围在一起吃骨肉、喝汤,那可是一家子最享受的事了。吃完骨头肉,啃剩下的骨头还可卖钱,8分钱一斤。全家人就这样勤劳、快乐地过日子,虽然有些艰难,但也苦中有乐。(人文之光网综合)